记者从苏州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以来(截至7月31日),苏州市区PM2.5浓度为3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4%。
当前,合肥正在大力开展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在该份函件中还提到: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会商预测分析,2020 年 8 月,重点区域及苏皖鲁豫交界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到偏高,中至中旬易出现臭氧污染。
根据监测数据显示:2020 年 6 7 月,重点区域、苏皖鲁豫交界地区 95 个城市优良天数范围为 18 61 天,平均为 44 天,同比提高 11 天。这是许多合肥市民的直观感受。合肥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合肥市制定出台《合肥市 2020 年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力争 O3 污染天数下降 23%,确保不出现 O3 重污染天,到 2020 年底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 80%,力争空气优良天数比例稳步提升。近年来,在蓝天保卫战方面,合肥市大力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城市裸露土地、 冒黑烟 车辆治理专项行动,强化扬尘管控,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8月20日,记者从广东省生态环境厅获悉,广东省三线一单成果顺利通过生态环境部审核。生态环境部相关司局和与会专家对广东省三线一单工作及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纪检和人事部门要加强巡视整改日常监督,把整改落实情况纳入全面从严治党和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严肃问责。
切实严明政治纪律,进一步强化底线意识,完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带头维护制度权威,不断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坚守廉洁底线。被巡视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表示,巡视组反馈的意见全面准确、客观中肯,问题一针见血、直击要害,完全认同、诚恳接受、照单全收切实严明政治纪律,进一步强化底线意识,完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带头维护制度权威,不断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坚守廉洁底线。强化成果运用,以巡视整改的良好成效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贡献力量。
2020年7月20日,部党组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听取巡视情况汇报,7月29日,部党组会议审议通过巡视报告。要把巡视新发现问题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上次巡视整改不到位问题结合起来,一体整改、集成整改,建立健全整改长效机制,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反馈中,巡视组对被巡视党组织在履行职责使命,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廉政风险、监督检查问题整改落实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履行两个责任有落差,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有差距,防范化解重点领域廉政风险有短板,对巡视发现问题和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还不够到位。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党委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担起主体责任,把抓好整改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自觉行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契机,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自觉与中央巡视整改对标对表,组织班子认真研究,制定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把巡视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队伍建设。被巡视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表示,巡视组反馈的意见全面准确、客观中肯,问题一针见血、直击要害,完全认同、诚恳接受、照单全收。会议强调,被巡视党组织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使命敢担当,持之以恒抓落实,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履职尽责上、体现到整改工作中。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近日,生态环境部党组巡视组反馈对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党委、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党委专项巡视的情况。纪检和人事部门要加强巡视整改日常监督,把整改落实情况纳入全面从严治党和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严肃问责。要努力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担起巡视整改责任,将落实专项巡视整改任务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深入研究反馈意见,不折不扣坚决整改落实。自觉强化政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对巡视反馈问题建立台帐,逐项制定整改措施,按期完成整改任务,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该县安排耕地质量提升、农药集中配送、废弃包装物和废弃农膜回收、测土配方肥推广、垃圾分类和处置设施建设等集中治理项目经费21600万元,从源头减少污染源产生,从里到面治理土壤污染,切实提升土地质量。全面推进污染集中治理。
为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太仓财政3年来安排本级预算资金3亿元专项用于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扎实开展前期评估调查。
该县安排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工作经费3000万元,全面排查各级各类土地污染及使用状况,充分掌握土壤环境质量指标,为全面开展净土保卫战奠定良好基础。长效落实环境保护机制。该县推进镇村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安排环境长效管理等保护经费5400万元,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土壤污染治理成果,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该县安排耕地质量提升、农药集中配送、废弃包装物和废弃农膜回收、测土配方肥推广、垃圾分类和处置设施建设等集中治理项目经费21600万元,从源头减少污染源产生,从里到面治理土壤污染,切实提升土地质量。该县推进镇村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安排环境长效管理等保护经费5400万元,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土壤污染治理成果,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长效落实环境保护机制。
该县安排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工作经费3000万元,全面排查各级各类土地污染及使用状况,充分掌握土壤环境质量指标,为全面开展净土保卫战奠定良好基础。扎实开展前期评估调查。
全面推进污染集中治理。为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太仓财政3年来安排本级预算资金3亿元专项用于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我国耕地污染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镉、砷等重金属造成的耕地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才能有效消除粮食生产和健康上的安全隐患。
当前,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清除技术,是利用能够从土壤中大量吸收重金属并将其富集于植物地上部分的特殊植物,通过收割植物的地上部分逐年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在重度污染耕地上,采用种植结构调整或替代种植方式。在中度和轻度污染耕地上,施用可降低重金属活性的药剂。在很多情况下,在开展植物萃取修复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间套作方式与当地的种植业有机结合,既保障农产品的卫生品质,同时也可以保证农户的收益。
这些治理措施起到了末端治理的效果,消减了粮食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风险。目前,我国在植物萃取技术的工程实践方面已有良好的储备,但在推广应用层面仍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由于重金属仍然存在于受污染的耕地中,为了维系这些成效,需对超标耕地持续不断地施用药剂。土壤生态关系粮食生产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目前,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受土壤重金属污染。耕地污染涉及公众利益和粮食卫生品质,严重制约受污染地区经济发展,也势必给民众身体健康和家庭收入带来较大影响。
这种能够吸收、富集并对重金属具有较强忍耐力的植物,被称为超富集植物。由此可见,耕地污染对粮食生产和健康安全的影响具有长期性、隐蔽性。这种耕地土壤重金属清除技术,也称植物萃取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不破坏土壤和河流生态环境、不引起二次污染等优点。如何保障我国耕地质量和农产品安全,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一般来讲,前期投入中,应包括超富集种苗的供给、富含重金属的收获物后续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相关设备投资等,资金需求相对较多,需要国家的先期引导和扶持。超过限量标准的重金属长期存在于受污染的耕地中,并随水分下渗或在雨水冲刷下随水土流失扩散到周边清洁环境,造成地下水或地表水污染。
但这些末端治理技术并未减少受污染耕地中重金属的总量,没有从根本上起到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的效果,污染耕地的面积和污染程度没有从根本上好转。植物萃取修复技术可以彻底净化重金属污染耕地,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大部分钝化剂虽然可以暂时钝化土壤中的重金属,但其功效难以持续。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决耕地污染对粮食产量和卫生品质的威胁。
© 1996 - 2019 不知凡几网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欧陆经典花园